逐浪AI,知产护航!2025年4月21-27日,暨南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合有关单位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并开展了一系列精彩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校内外上千名师生的关注和参与,有力提升了广大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一、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主题分享会
4月21日上午,由暨南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研究处联合主办,暨南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办的第四届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分享会在图书馆举行。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议题,吸引了70余名师生参与。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图书馆馆长、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刘增合,科学技术研究处副处长史进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教授汤知日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活动由图书馆副馆长汤敬谦主持。
启动仪式上,夏泉强调以创新驱动发展并号召青年用AI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刘增合介绍中心的建设情况并指明中心将聚焦AI领域精准深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史进程则汇报了科技处通过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完善转化机制助力科研成果落地。主题分享会环节,汤知日以“Deepseek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与应用案例”为题,系统讲解了该模型从算法优化到医疗诊断等多场景应用的技术突破,并展示其在专利检索、版权保护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实践,会后师生围绕AI发展趋势及技术可靠性展开讨论。
(活动合影)
二、知识竞答系列活动
知识竞答系列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传播知识产权文化理念。4月22日上午,开展以传统灯谜形式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猜灯谜”活动;4月23日上午,聚焦商标辨伪开展“‘标’真识假 知产挑战”互动活动;同步启动全周(4月21-27日)的线上知识竞赛,通过云端竞技激发学习热情。三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累计吸引三百余名师生关注与参与,有效提升了校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趣味互动中深化了师生对科技创新与成果保护的认知,为营造尊重创新、守护智慧成果的校园文化注入活力。
(活动现场)
三、“专利那些事儿”系列学术讲座
宣传周期间,共举办学术讲座2场,讲座主题涵盖专利申请与审批全流程、专利技术交底书撰写的讲解,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参加,较好地宣传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为师生的创新成果从技术交底书的撰写到申请及审批全过程“保驾护航”。
(宣传周系列学术讲座)
四、观影沙龙
4月24日晚,在石牌校区图书馆展播了一部关于信任、孤独与爱的科幻剧情电影——《芬奇》(Finch),受到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了发明家芬奇在太阳风暴毁灭地球后,与自创机器人及爱犬古德伊尔构建的特殊生命共同体,不仅刻画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对技术伦理的艰难抉择,更以“机器人学习爱与责任”的叙事主线,隐喻式呼应了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性守护的永恒命题。这场兼具科技想象力与人文关怀的观影体验,在引发师生情感共鸣与哲学思考的同时,也为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增添了独特的人文温度。
(活动现场)
五、incoPat新科技检索大赛
4月24日,第七届incoPat新科技检索大赛——“未来IP专家”高校精英赛收官!暨南大学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单位之一,积极宣传,鼓励我校师生报名参赛。历经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300名佼佼者成功晋级决赛,在决赛的巅峰对决中,新一届“十强选手”荣耀诞生,其中我校胡亨丰同学荣登榜单(第九名)。此次活动的举办提升了校内师生运用专业检索工具开展科技情报挖掘的核心能力,全方位展现了我校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领域的人才培育硕果。
(十强选手名单)
至此,2025年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宣传周在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落下帷幕。今后,暨南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将结合自身实际,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要求,创新思路,务实举措,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理念传播、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同时,加强与各学院、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切实提高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推动我校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收官做出新贡献。